2020年已经过去,总结2020智慧消防发展,消防产业智库总结了8个关键词:
1
改革深化
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一方面消防执法改革不断深化,如:
北京印发《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江苏印发《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增加了实行消防安全信用体系、强化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夯实基层消防安全监管等内容。
湖南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消防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规定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河南最新修订的《河南省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施行,首次提出了大数据管理部门的消防工作职责。
《南京市深化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审批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正式发布,这是江苏范围内发布的首个地方性消防审验审批改革试点方案。
另一方面,建设工程消防审验职责顺利移交,如:
住建部发布复函:同意北京市开展建筑工程人工智能审图试点工作。
上海开始实行《上海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
浙江允许对施工图设计文件实行分类管理,经评估的低风险项目可不进行施工图审查。
广东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和验收提前开展技术服务,待建设项目符合法定条件后依法办理行政许可。
此外,逐级压实消防安全责任,进一步强化各方主体责任。持续强化消防宣传教育,全力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
2
标准化
智慧消防要大面积铺开和落地,统一标准是一个必不可缺的前提。
标准体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智慧消防建设的最终效果,标准化、规划化是智慧消防规模化商用的前提。
2020年,智慧消防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见下图)
注:消防产业智库整理,统计不完全
在此基础上,智慧消防标准化基础共性类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统一,还存在技术类标准参差不齐,应用类标准碎片化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智慧消防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智慧消防需要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指导。
此外,标准体系的编制是动态的,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时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不断完善。
3
消防+新技术
科技创新与应用之于智慧消防建设和消防产业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0年,消防+5G、区块链、BIM、VR等,不再停留在概念层面,更侧重于向实践延伸,研发应用型产品。
贵阳利用大数据建设了森林防火信息化体系,森林防火管理工作进入智慧模式。
消防队运用BIM (建筑信息模型)实现视觉定位系统
基于5G技术的智慧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
在上层建筑层面,出台了消防和新技术融合发展的新政策,如:
《海南自由贸易港消防条例》提出建设“智慧消防”系统,鼓励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应用在消防安全领域。
《贵州省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正式施行,更广泛的数据来源将对打破应急管理数据壁垒起到积极作用。
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在绵阳组织召开全省“智慧消防”建设现场会,推广“大数据+”消防应用的经验做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细则》提出,将“智慧消防”纳入“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推广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消防安全领域的应用。
4
落地(场景+解决方案)
2020智慧消防落地进一步深入,场景更加丰富,解决方案更加多元。
政策规范不断成熟,出台一系列细则或实施方法,如:
浙江省教育厅、省消防救援总队联合制定了《浙江省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办法适用于浙江省内所有的普通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浙江省内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参照执行。
在解决方案方面,很多智慧消防企业已经有了成熟的落地解决方案,包括工业园区、社区、文物古建、养老机构、仓库、高层建筑、城中村、单位、机场、换流站等。
智慧消防在各省市的落地各有特点:
上海将智慧消防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在石化行业等应用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天津智慧消防突出大数据中心建设,主动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加强与政务等市级相关部门的常态化联系,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交换、业务协同处理。
广州基础软硬件实力强、加上政策的加持和快速地执行落地智慧消防建设排在全国前列;
贵州依托大数据产业优势,按照“云上贵州·智慧消防”的整体部署为智慧消防建设提供了机遇;
宁夏将“智慧消防”纳入“智慧城市”建设规划,8月以来宁夏辖区的5个地级市智慧消防建设都进行了项目招标,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5
消防+应急
2018年,消防并入应急,成为应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谈消防,需要在应急这样一个大环境中来讨论。
智慧消防的发展首先是智慧城市的提出,在2013年到2015年城市消防数量爆炸式增长,现在城市的发展数量已经超过500个,随之出现了“城市大脑”、“智慧大脑”。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
从智慧消防到智慧应急,从产品到服务,既要制造产品,又要搭建平台,还要提供相应的服务,要用智慧的手段融合发展。
落实国家整体的安全观,要不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消防救援能力建设现代化把整个产业闭环贡献给社会,加快构建“全灾种、大应急”的救援力量体系。
6
职业技能鉴定
消防改革的发展,职业技能鉴定的一些规定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11月23日应急管理局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工作的通知》,之后各省市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核准和注册审批通道也陆续开启。
12月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召开消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部署会,重新启动消防行业技能鉴定工作。
差不多同时,消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出台《关于开展消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通知》。
按照通知要求,验收合格的鉴定站按照鉴定工作流程分别向消防救援局和鉴定指导中心上报2021年第一季度及年度鉴定计划并启动本地区的鉴定考核工作。
7
消防救援队伍
消防转制3年,20万消防救援队伍,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新路子。
转制以来,陆续出台消防救援衔、消防员招录、工资待遇、职业保障机制、落编定岗、户口问题、退役费等配套政策文,消防救援队伍在新体制下健康有序发展。
转制后,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主力军,全面承担各类灾害事故的应对处置工作,有效应对处置了一系列重大灾害事故。
关于职业化问题,从近两年牺牲的数据来看,这条职业化道路任重而道远。
8
安消一体化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之下,安防、消防行业发展提速,消防与安防的融合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端的需求也进一步加速了两者的融合发展。
在新技术的支持下,众多安防企业跨界消防,结合自己的安防、消防产品线优势,通过团队整合推出了安防、消防集成解决方案。
同为公共安全的一部分,在国家政策当中,消防和安防融合,可以打造更全面、更智能化的大安全体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ICP备案号:苏ICP备2023005749号-1